继芯片的掐脖子技术成为全民的关注焦点之后,2021年,芯片投资也成为了全民讨论的话题,重仓半导体的诺安基金经理蔡嵩松一度被捧为明星基金经理。二级市场的火热,直接反应出了国内半导体投资的热度。
云岫资本整理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半导体行业投资金额在为300亿元,2020年猛增至1400亿元,创下历史记录,2021年全年预计会达到1500亿元。
国内半导体投资火热的背后,不仅诞生了几家千亿市值的中国芯片公司,也出现了数十家一年融资5亿元以上的小型初创公司,为国产高端芯片发展注入动力。但与此同时,这场资本狂欢也加速了中国芯片产业并购潮到来。
一位国产CPU行业高管认为:“在产业链里,大多数芯片公司都会死掉,被并购是最好的命运。”这种判断是否经得起推敲?雨露均沾的大规模资金投入何时进入马太效应?并购潮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
残酷前夜:千亿级别新浪潮,上市公司万亿市值
但遇到了2018年的资本新规,一级市场募集额和投资额大幅下降,使得国内半导体总额出现回落。直到科创板开板,让一级市场走出寒冬,再次迎来增长。科创板不仅让人们证明了可以通过股票交易赚钱,还吸引了一波新的资金涌入。
到2021年的7月22日,在科创板开板两周年之际,有91家半导体产业链公司申请挂牌,其中32家成功上市,其总市值接近13万亿元,其中19家企业市值超百亿,有三家的超过千亿。
华登国际副总裁苏东说,“五、六年前,我们很难看到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小型芯片设计企业,但现在很多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
然而,小米集团产业投资部董事总经理王楠持有不同看法,他指出,“虽然2002年的自动驾驶领域没有特别活跃,但从融资和商业化进展角度看,这个领域还是存在一定潜力的。”他强调,“未来可能会有一些关键项目获得更多支持。”
统计数据显示,从2020年7月1日至11月28日累计融资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大型项目占比约59.6%,这些大型项目主要集中在GPU、DPU等领域。
“未来资金会持续投入,但越来越向做得好的头部企业聚焦。”赵占祥预言。“只不过目前一下子涌现十几家GPU和EDA初创企业,就像AI那时候一样,只有少数能够幸存下来。”
实际上,这种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在GPU领域,比如壁仞科技就在今年3月宣布B轮融资,而摩尔线程则是在底部完成A轮融资。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初创公司正在筹备自己的产品发布计划,以争取更多资源和机会。
顾怀怀表示:“因为当前面对的是数据中心客户,所以绑定几个重要客户就能更容易地取得优势。”他相信,无论是GPU还是DPU,都将继续吸引大量资金投放,并且那些能够与知名客户合作或提供独特解决方案的事业单位将更容易获得成功。
赵占祥进一步阐述:“未来的中国半导体行业将形成金字塔结构,那么只有不到100个龙头企业以及上千个专精特新小型企业才能幸存下去,它们都要聚焦于三个核心细分市场:数据中心、智能汽车以及 半导体制造.”
然而,即便如此,由于竞争激烈,最终只有极少数赢利者能够长久存活。而对于那些落伍者来说,只能期待被更大的玩家收购,或许这就是即将揭晓的一幕——一个由小变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