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空调的制冷还是冰箱等各类设备的冷藏,我们都需要所谓的冷媒来达到冷却的目的。虽然通过冷媒实现冷却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手段,但使用冷媒进行冷却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污染,引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提升,寻找替代性环保型冷媒变得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开启空调不仅耗费成本,还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最近,一项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揭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这项研究由科罗拉多大学杨荣贵和尹晓波共同完成,他们开发了一种不依赖于传统机制、能自行降低建筑内部温度的小型薄膜。这种薄膜基于已有商业化生产的TPX塑料,其成本仅需每平方米50美分。
这种新型薄膜工作原理基于“辐射减热”,利用特定波长红外辐射穿透地球大气层并向宇宙散逸这一自然现象。在太阳光照射下,这种薄膜能够将屋顶上的热量转化为红外线,并将其永久送入宇宙,从而实现有效降温。此技术涉及到一片约50微米厚、由聚甲基戊烯制成并含有玻璃微珠的小片,它们被镀以银层,并铺设在屋顶上,以便反射阳光。
关键在于这些玻璃微珠,因为它们可以调整发出红外辐射波长,以吸收和释放热量。当改变这些微珠直径时,便可精细控制它们发出红外线,从而直接影响建筑本身产生的一部分热量,这样就可以实现降温效果。
这种薄膜只需少量电力用于水管系统中的流动,而剩余所有过程则完全依赖地球表面与太空之间290°C巨大的温度差异,使之成为一种全新的、无需额外能源输入即可运行的地球变暖解决方案。
通过这项创新科技,可直接从源头消除全球变暖问题,无需再次担忧空调带来的后果。一旦这类分子级别薄膜应用于各个行业,那么我们就能彻底摆脱依赖传统空调系统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将其根治在源头。
当然,也有人提出对于其他需要制冷设备来说,这种新技术是否适用?对于这个疑虑,有专家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替代性技术。
随着数据中心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日益增长的大规模需求也带来了一个挑战:高效且节能合理地处理大量计算机服务器产生的大量废热。在数据中心中,大规模集群服务器通常采用风扇式散热,但是这种方法仍然存在不足,比如空间占用大、噪音较高以及能源消耗较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推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如阿里云推出的“麒麟”浸没式夜晚数据中心技术。这一革命性的设计将服务器沉入液态盐溶液中进行循环泵驱动下的绝缘散热,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并且几乎没有任何能源损失。
该方法通过利用物质间交换原理,将服务器生成的廉价获得到的高度可扩展性的液态盐溶液作为介质,与受控温度下的另一个循环泵驱动材料相结合,然后再回馈至接受未来更高功率密度节点或集群加入此体系中的同类型设备进行进一步使用;这样既使得空间配置更加灵活,同时还减少了由于传统风扇涡轮增压器造成的人为能耗,在整个周期内几乎不会出现任何实际损失的情况发生,所以它成了当前最前沿研发项目之一。
总结来说,无论是新型薄膜提供给我们的自主控制降低环境温度功能,让大家逐渐抛弃传统方式执行手段,或阿里云黑科技小编认为,这些都会给我们重新审视当前我们生活中广泛使用但又存在诸多局限性产品(比如电脑、冰箱等)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改进和更新自己,用尽可能绿色的方式来制造更多绿色产品,不再让人类生活中的许多步骤成为生态危机的一部分。而这个领域,也正处于一次重大转折点,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