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频频人心惶惶 张衡一号助力地震监测

【中国化工仪器网 本网视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获悉,2017年我国共发生了5级以上地震19次,其中地区13次,中国地区6次,大地震为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这些地震共造成地区37人死亡,1人失踪,61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45.58亿。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以上地震244次,大地震是2月6日在中国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的6.5级地震。 地震对人类生活的破坏性非常大,所以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对地震预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但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地震预报有诸多难题。 首先是地震事例太少。中国平均每三年有2个七级地震,每年则有18个左右。尽管谁也不愿看到地震发生,但从科研角度来说,这样的数据连有效的统计分析都不够,不足以帮助科学家们形成完整的地震预测科学体系和方法体系。其次,地震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受到很多制约。地震都是发生在地下二三十千米处,而当今世界上深的钻孔只有12千米,科学家们很难深入的了解到地壳下面发生了什么。 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观察到在地球的周围有着一层薄薄的“壳”,是一个“电子”和“离子”的世界。当地球受到地壳运动、地面活动等影响时,其中的“电磁波”就会像水中的“涟漪”一样,在等离子体环境里传播。这种“电磁波涟漪”也就是“空间电磁扰动”与地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上世纪60年代,苏联科学家分析一颗卫星电磁信号时,发现卫星记录到地震低频电磁辐射前兆现象,称之为“地震电离层效应”。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时,也是通过地面雷达系统发现了相应的电离层扰动现象。 为了更好的监测到地震信息,我国于2018年2月2日下午,成功发射了颗观测地震电磁信息的卫星“张衡一号”,这颗卫星主要是用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为未来建立地震监测体系进行前期技术储备。公元132年,我们的祖先张衡发明了人类历史上早的地动仪,开创世界地震勘测研究的先河,如今这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卫星,飞上了天。“张衡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上世纪末期,我国还就“地震能不能预测”这个问题掀起过一次大讨论。如今“张衡一号”的成功发射就是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这颗卫星有望让我国次具备全疆域和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能力,这代表了中国境内6级以上、主要地区7级以上的地震电磁信息,这颗卫星都有可能检测到。 “张衡一号”突破了许多地震研究的限制。比如,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但卫星上天之后,就可以不受这些自然环境的约束,可以对全疆域实时观测。“张衡一号”还创造了我国卫星研制领域的多项“”,是国内实现在轨磁场探测的卫星。星体上装载高精度磁强计、感应式磁力仪载荷等监测仪器,有望使我国次获取十分宝贵的地磁场数据,弥补我国在航天科学探测领域发展的一大短板,对后续空间探测任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利用卫星进行地震前“空间电磁异常”现象的研究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此前俄罗斯、法国、美国、乌克兰等国家都发射过同类卫星,不过均已退役,其中法国的DEMETER卫星连续在轨运行6年半,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国防科工局表示,将会同中国地震局,开展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即“张衡”系列卫星的在轨测试及相关应用,进一步提升民用卫星对地震监测与应急服务能力。如今“张衡二号”已经通过可研评估,预计2020年发射。这些监测卫星都有利于我国加速构建天地一体化的地震立体观测体系,也将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持续提供强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