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批复四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省协同创新发展格局正形成

《“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下发,提出“十四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220家左右,实现东部大部分地级市和中西部重要地级市基本覆盖。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仅是创新的摇篮,更是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重要基地。 随着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迎来新要求,打造一批、开放一批、培育一批具有长期发展性产业、支撑性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和示范样板。 近日,陕西省批复建设延安黄陵,咸阳兴平、武功和礼泉4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升全省高新区科技实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据统计,2021年169家国家高新区全年营业收入47.8万亿元,是2012年的2.9倍;利润总额4.1万亿元,是2012年的2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经济高地、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由此可见,想要推动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激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效,还需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骨架的创新发展系统,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激发和提升科创水平,政府、学术机构、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更为强化高新区辐射作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带来有力支撑。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陕西省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集聚了全省56%的高新技术企业和38%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各类研发机构1619家,各类创业孵化载体384家;拥有168万从业者。据陕西省政府统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8221.88亿元,占全省GDP的27.5%;出口总额1964.44亿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76.5%。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已经批准建设,是最早一批四大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并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截至目前,陕西省高新区总数达到29家,其中国家高新区7家,省级高新区22家,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成为全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黄陵、武功、兴平、礼泉四家各具特色省级高新区的批复建设,将进一步优化陕西省高新区总体布局,充分发挥高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有效促进陕西省协同创新、绿色发展和持续转型发展的战略构想,加速形成西安省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资料来源:陕西省委科技工委、陕西省科技厅、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