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4月10日,国家发改委就《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等被列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制品名单。该意见稿发布后引起了网友的讨论,并且得到了较多数网友的支持。 提到塑料污染治理,大众广为人知的便是2008年6月开始全面实施的“限塑令”。转眼间,限塑令已经实施了十余年,许多家庭也已经习惯了购物自备环保袋的生活方式,但是塑料袋以及类似用品的使用真的有得到有效限制吗?事实上,从这几年的实际状况来看,限塑效果并不乐观。 尽管,从数据上来说,包含菜场、超市、便利店在内,购物场所的塑料袋使用得到了很好的限制。但是,由于网购和外卖这种新兴消费形式的持续发展,在快递及相关物流环节上,塑料包装的使用量有了显著提升。除此之外,酒店、浴室等场所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这些年来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来说仍然属于塑料废品产生的主要来源。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今新的“限塑令”细化各领域塑料制品禁限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政策界限和执行标准,可以说是我国在治理塑料污染上的一次推进性进展。此外,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此次“限塑令”将分为三个时间段,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以三步走的方式加强塑料污染的阶段性治理任务。 从目前实际污染状况来看,这种模式应该是可行且有效的。而既然提到了禁限、替代与规范,相关的材料研制与检测工作自然也不容忽视。 事实上,从白色污染被广泛提及开始,寻找塑料的替代品就是一个热门话题。这些年来也有很多新的可降解塑料的研究成果被提出。客观的说,尽管白色污染的缘由是因为塑料不易降解,但是我们使用塑料制品的原因恰恰也是因为其耐用,其中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因此,替代塑料的新材料研究自然也需要围绕此展开。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借助试验机来测试新材料的韧性与牢固性,用环境试验机来测试新材料的自然降解难度,从中寻求平衡点。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被讨论,那就是塑料使用的必要性。尽管,我们在主张限塑,但是客观地说,塑料在许多场合仍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仪器仪表的绝缘元器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思考。 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塑料的使用,但是产生的条件是过度使用与胡乱丢弃。换言之,对于必须要使用的情况,一方面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并积极的研发可替换材料;另一方面要加强塑料回收再利用的相关技术,严查乱弃塑料垃圾的行为。 相信,随着技术的提升,“限速”三步走能收获不小的成效。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点评:塑料袋从生产到处理,整个过程都会造成大量资源的耗费,以及地球环境的污染。每个塑料袋的自然分解需要200年以上,这对周围的土地和水质造成了影响和污染。如今,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替代塑料袋的产品能尽早研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