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大家常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对于当前的中国家电企业、商家来说,很多都是3年河东、3年河西,往往最风光的时刻只有两三年的时间。那么,家电厂商们如何走出过去的"昙花一现"的泥潭?
壹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达,造就了中华大地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业者,成就一批家电工业巨头和商业巨头由弱到强的局面。
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中国市场之大,让很多中国本土的家电企业们,不用征战海外市场,就可以跻身世界500强。然而本土市场有放量的增长,也有放量的下跌。百家千户争抢的家电市场蛋糕,导致了家电市场从过去的好姑娘不愁嫁,进入到三个姑娘找不婆家的局面。
由此家电企业已经从过去的好日子,变得逐渐残酷起来。政策的红利不再,市场的饱和堪忧,僧多粥少,各个家电企业怪招百出,以争抢市场为目的,搅得市场消烟弥漫。家电企业抢夺市场的肉搏之战再度开始。有的企业,推出产品八年保修,更有厉害者推出十年保修,终身服务。甚至还有商家搞"安装全免费",包工又包料,到底图个啥?
贰
其实,放眼全球市场,中国家电企业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也是经历过"几次的过山车"考验和冲击。经历了当年家电下乡时期的爆炸式增长,当时的"粗制滥造"产品也成了无可厚非的事情。当时,好的家电企业和产品并不多见,尤其是那些在家电下乡中捞了好处的企业,打一枪就换一炮,改头换面不干了。
剩下的企业们也是你争我斗。格力对美的的口水战、公关战、战;海尔、美的、格力的终端促销肉博战,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家电渠道商们,搞保修期延长,甚至搞安装全免费,这到底是实惠了企业还是消费者,又增加了谁的负担?都是一笔糊涂帐,没人问。就知道干。
有些企业更是提出再造一个新企业的豪言壮语,营收要达2千亿。这真的可能实现吗?那又如何呢?向银行借款、过度扩张、搞多元化,不安心卖家电,要卖汽车,还要搞房地产开发,以至投资拉大,负债度日,气喘吁吁。
企业家和董事会都在围绕盘活资产艰难度日,产品价格一降再降,质量跟不上数量的发展。口号还在高呼,争做中国家电第一,争做世界第一的家电王国。可以说中国的家电企业,没有几个不是在吹牛的,天上吹喇叭叫得最响的都是一些欠债大户。
叁
对于中国的家电企业,不应当走过度投资、盲目扩张之路。而是应该学习日本企业的精工细造精神。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家电的产品卖得多,也不过是"价低质劣"代名词,中看不中用的破了。虽然这话说的难听,但大部分现实如此。所以才会有人去国外买电饭煲,说白了不相信中国货。
我们的家电企业家们,为何不学人家松下,东芝,夏普精益求精之道。中国家电市场的竞争中,以价论质,以产定销,这种本末倒置。笔者并不是要贬低国货,抬高洋货。一个好的企业,要做到以质取人不容易,重要的是新思维、新技术、新的科技含量。勤练企业内功,不争规模做第一,而要争做技术第一,不是靠降价、延保来争抢市场,而是靠品质和服务赢用户。
举个例子:一位顾客买了一台保修十年的冰箱,第五年坏了,商家报修,厂方来人,结果厂方维修人员以无金卡为由拒修。客户拿出说明书上十年保修理论,厂家以无金卡为由拒修,最后不了了之。破坏力之大,影响消费者的情绪,是何种的祸害厂家。
一个好的产品,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爱戴,不是靠不着边际的延保、免费服务。而是由价位决定质量。中国的家电企业一定要解决那种不切实际的假、大、空。只想做昙花一现的思想。
这两年媒体报道,我国旅行者狂购日本的电饭煲和马桶盖。笔者到日本去后发现,电饭煲,马桶并无特别,只是人性化设计独到、坐下方便可以冲洗,冬天恒温;电饭是满胆发热压舱式高温。
其实中国的家电企业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为何我们不制造,而每天去打价格战,制造生产一二百多电饭煲,而自愿千元多的高档市场!虽然现在已经有所改变,但整体市场的改变并不容易,还需要时间。
十多亿人的大市场,三亿多的中产阶级,足够中国家电产业去思考和探索:有的是钱赚机会,有的是市场空间。中国家电企业一定要告别摸仿,而勇于标新立异,出精制胜。过去的“产品最多、最大,挣钱太少”时代应该结束了!
对于我国的家电企业而言,要想走出"昙花一现"困局,唯有市场导向、技术立家、精制细造,不攀比做家电大王国,而是家电大强国,怀着做百年企业的梦想,真正让世界爱上中国家电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