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等科技巨头联合发起成立“物流智能联盟”,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助力智能化物流仓储,提升物品运输效率和成本控制。随着新一代AI技术的发展,大模型已经成为重塑多个行业生产力的关键工具,尤其在物流领域,其潜力被广泛认可。
2023年,我们见证了大模型如何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从数据采集、自动化分拣设备到实时追踪包裹信息和智能客服解决方案,所有这些都得益于电子面单系统的普及,这让快递服务从传统的手动操作转向了数字化时代。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的修订,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计划,都显示出对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视。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业务规模扩大,还必须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机器、设备、IoT和边缘计算,以提升效率并逐渐降低成本——先增效,再降本。
据统计,网络零售业务量增长57倍,而快递业务量飞速增长71倍,这为电商平台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电子面单不仅解决了数据采集问题,也为应用数据提供了可能,让快递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圆通速递作为一家公路领域技术领先的SaaS服务公司,已覆盖82%的大型货主和物流企业,并服务超过3万家中小货运经营者。G7易流首席科学家王守崑表示,他们的小范围测试已经达到了100%的识别准确率,这远超预期。
尽管存在挑战,但利用大模型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接单过程的效率,即便是复杂订单格式也能轻松应对。此外,大模型能够适应多种场景,使其成为未来智慧物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跨境贸易持续增长,对海运进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如中国海运进出口贸易占全球海运总量超过30%,这要求航运业采用更高级的人工智能来优化装载、调度船舶,并减少因恶劣天气或其他因素导致的问题。
阿里云致力于通过简单方式提供算力给中小企业用户,同时不断提升通义系列技术大模型能力,并将优秀开源项目投入社区。这有助于整个行业共享红利,同时通过“物流智能联盟”与行业内头部企业合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参与使用大模型,从而推动整个产业升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