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热潮似猛虎般吞噬中国芯片小公司甚至渗透到芯片的制作过程每一个细微环节

资本热潮如同猛虎般「吞噬」中国芯片小公司,甚至渗透到每一个芯片的制作过程细微环节。继掐脖子技术成为全民关注焦点后,2021年芯片投资成为了全民讨论话题,重仓半导体的诺安基金经理蔡嵩松一度被捧为明星基金经理。二级市场火热反应出国内半导体投资热度。

云岫资本整理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半导体行业投资300亿元,2020年增至1400亿元创历史记录,预计2021年全年达到1500亿元。

国内半导体投资火热背后,不仅诞生了几家千亿市值的中国芯片公司,也出现了数十家一年融资5亿元的芯片初创公司,为中国芯片特别是国产高端芯片发展注入动力。但与此同时,资本热潮加速了中国芯片产业并购潮来临。

一位国产CPU行业高管认为:“在产业链里绝大多数芯片公司都会死掉,被并购是最好的命运。”这种判断是否经得起推敲?雨露均沾的芯片资本市场何时进入马太效应?并购潮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

残酷降临前夜:上市公司万亿市值,上市前夕

国内半导体经历了几次浪潮,大规模投资始于2014年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的成立。在大基金带动下,本土半导体投资总额持续增加。后因美国对中兴和华为制裁,加上提升国产自主化率需求进一步刺激资本对硬科技代表之chip设计及制造企业关注。

但遇2018年的新规,一级市场募投额下降导致总额下降至2020年才再次增长。赵占祥认为:“科创板开板后的正能量让一级市场走出寒冬。”

科创板设立,是落实创新驱动、科技强国战略、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要改革举措。首批挂牌25家,其中有5家chip设计企业至今业绩显著。

截至11月29日,有56个half-venture在科创板挂牌交易,其中19家超过百亿市值,如中京、中微等三巨头达千亿以上城市价值。这引发思考:未来是否会进入马太效应?

“缺乏资金的大部分chip设计及制造企业将面临死亡”苏东警告,但他也承认,“过去五六年的AI创业现在开始回收其余遗留问题”。这意味着未来只剩几个成功案例而已,而其他则可能被并购或退出市场。他说:“接下来资金会持续投入但越来越集中于做得好的事业”。

实际上,这种现象已经开始显现,比如wallfenn科技在B轮融资47亿人民币,或摩尔线程A轮20亿人民币等。这说明早期项目数量增加,使得更多A/B轮融资案例出现。而且GPU/DPU领域尤其受欢迎,如云豹智能、中科驭数、大禹智晶获得大量资金支持。

顾怀怀分析,从审核标准看第五套仅要求市值,但流动性不佳,大部分100亿以下只能通过并购提升;王楠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中国人性格不同,并购难度很大,只要帐面有钱即可融資,因此并不容易进行并购活动。

最后,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出现大量小型企业被头部企业收购的情况,这将促进整个行业向更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不过,对于那些未来的目标还未实现的小型企业来说,他们可能需要准备迎接这一转变,并寻找途径保持竞争力,以避免被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