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降价背后的小心陷阱:真降、假摔与混淆视听
成都人民商场家电部鲁玲昌经理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空调市场上出现的价格大幅下跌现象,并非所有情况都是对消费者的实惠。据他分析,这种现象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真正的减价,让利于消费者;二是“假摔”行为,即通过宣传打出高昂的售价,但实际上并没有大量商品供应,只是一些样品或少量货物用于展示,以此来吸引顾客关注;三是混淆概念的降价方式,利用消费者对于空调匹数不了解的情况下,故意标示机型功率低于标准值。
鲁玲昌强调:“我们欢迎那些‘货真价实’的价格战,因为这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和更好的购买体验。而那些通过虚构数据或者玩弄文字游戏来进行销售活动,那么这样的行为既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是在慢性中毒厂商自身。”
他还提醒说,一些新兴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有时候会采用类似的“泡沫价格战”,这是受前几年某些家电企业依靠价格战取胜经验启发的一种策略。他们希望通过媒体炒作和市场关注来推动自己的产品销量。
因此,在面对空调等家电产品时,消费者应当提高警惕,不仅要注意看清实际售出的商品数量,还要关注产品规格是否符合官方声明。此外,对于一些明显不合理的大幅度降价,要审慎考虑是否真的能得到满意的使用体验。如果发现存在疑点,可以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或寻求其他购物渠道,以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