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魅力无穷大快来get数码仿胶片的诀窍吧

每天学后期

2022.Vol.1  胶片


近几年,淡出大众视野许久的胶片又变得热门起来,胶片独特的质感和浓郁的色彩越来越被大众所喜爱追捧。但胶片拍摄确实又存在很多不便之处,因此, 在数码拍摄的基础上,通过后期实现胶片风格, 便成了当下的大势所趋。



出镜:欧阳娜娜


可胶片风格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这就要从胶片成像的基本原理说起了。


每种胶片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单层或者多层的感光乳剂层,一个感光乳剂层的支持层——片基。乳剂是由对光敏感的微细颗粒即溴化银颗粒悬浮在明胶介质中而成。 颗粒越小感光度越强,出片越细腻,颗粒大则相反。



摄影:@亦卷古月


溴化银颗粒曝光后,根据光照强度的不同,明暗也不一样,如此就形成了最初的黑白影像。最后,就需要使用显影剂让整个画面显出来。


而彩色胶片的原理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它 有三层感光乳剂层,每一层里面都有能感应生成不同的色彩的成色剂。


摄影:@亦卷古月


那么通过对以上一些图片的浏览和对胶片成像原理的了解,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胶片的如下几个特点:


1.粗糙感

胶片结构组成注定其成像的特点,颗粒画质是它感光度不佳的产物。


2.高宽容度

胶片明暗过渡舒服,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出现死黑死白的,黑白里的细节层次非常多。


3.偏色

胶片风的色彩其实并不是统一的,胶卷型号的选择、后期的冲洗都会影响到成片的最终色调。


出镜:倪妮


说了这些,想必大家对于胶片的认识也有所加深,接下来我们就来进入本期正题—— 数码仿胶片。


下图为本次调色原片,可以看到原片的色彩已经很不错了,只是整体色调需要更复古。



1

定调


01 调整通道曲线


进入红、绿、蓝通道,拉三条弧度差不多的小“S”型曲线,这样做是为了 模仿胶片的色彩对比关系。





02 调整基本参数

我们到基本面板调整照片的黑白灰,降高光和白色、提阴影和黑色, 让照片的色调变得略灰一些,从而保留细节,更加接近胶片的宽容度。




03 再次调整曲线、基本参数


之前在通道曲线的操作只是大致铺色,需要再次对其进行颜色调整。


在上色时,颜色主要给到中间调和暗部,亮部保持清透。 所以我们主要是调整红、绿通道的暗部,添加青色与洋红色;而调整蓝色通道的暗部会添加明度过高的,故我们不用其做多余的暗部颜色添加。



观察此时的照片效果,如果觉得太灰的话,可以用RGB曲线拉小S,给片子去一点灰度。




再到基本面板,我想片子偏暖调复古的感觉,所以将色温提高一些,同时为了不让颜色太腻,降了一点饱和度。




2

调色


01 HSL面板


通过HSL来调整画面中的各个颜色,拉出画面的层次空间。


红色:女生帽子

橙色:肤色

:地面

绿色:绿植

浅绿色:海水

蓝色:天空

紫色洋红:白色衣服




02 相机校准


红原色的添加可以使肤色偏黄,绿原色的添加会抽掉绿植的,蓝原色的添加则会使画面光感更强、更加通透。




03 分离色调


通过分离色调来平衡色彩。

高光部分需要偏冷,给高光部分添加冷色。

阴影部分也适当添加一些冷色。




颗粒做质感


清新类型的片子 颗粒给得细腻一些




3

PS精修



到以上步骤,在ACR中的转档就完成了,再导入PS做一些细致的修饰。


Ctrl+Shift+N 新建一个 柔光图层, 用不透明度为10%的柔角画笔,涂抹过渡画面中较亮的地方,如左下角的地面。



添加 曲线图层 将男生的脸部提亮一些



添加 色相/饱和度图层 将男生的皮肤红色降低,使其稍微偏黄。



添加 亮度/对比度 图层调节水面的光感。



到这一步,就可以出片啦~看看最终的效果,是不是有点胶片那味儿了?你也快动手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