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租赁模式跟共享经济差了十万个uber

    

近年来,人们在持续的报道中“见证”了家电租赁模式的兴起。面对这一新型的商业模式,许多消费者和媒体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媒体在报道中把家电租赁贴上了共享经济的标签,更有甚者,竟然把“壹园租”这一租赁平台称为家电行业中的uber。

然而,记者的调查结果与上述论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壹园租这样的家电租赁平台不具备共享经济基因,就连uber、滴滴这些靠共享经济起家的企业,也在逐渐撕掉共享经济的外衣。

问题的关键:产品服务来源是不是社会闲置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各种主流观点对共享经济概念的阐述都包含了三大要素:社会闲置资源、共享平台的撮合、使用权的转移。家电租赁平台要符合共享经济范畴,就必须得具备这三大要素。

很明显,家电租赁平台具备供需撮合以及使用权转移的特征。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产品或服务是不是社会闲置资源。

记者注意到,“壹园租”平台的简介是这样写的:壹园租是在资源互换、共享经济理念下成立的B2B、B2C一手家电租赁平台,平台集广告商、家电厂商、消费者于一体,所有商品都是新品。也就是说,壹园租平台可供出租的产品是由厂商提供,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算是闲置资源。

随后,记者又登录了多个家电租赁平台进行查看。结果发现,可供租赁的产品大多是由各地方专业租赁公司供货。偶尔有信息显示“个人”货源,其实也是一些专业渠道商资源。从以上货源来看,这些产品实际上是待售商品,和闲置资源有着本质的区别。

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表示,由于最近两年家电行业原有渠道销售情况不太乐观,所以家电租赁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个别厂家变相的一种出货方式。而且,家电产品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家电租赁不可能具备出行平台那样的共享特性。比如说,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汽车,出行需求一旦产生,闲置车辆很容易通过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利用、分配。与此相比,几乎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家电产品,而且在社会上很少会有闲置的家电产品适合拿出去共享。

此外,随着出行平台业务的专业化进程不断发展,uber、滴滴的共享经济特征也在弱化。有消息称,此前两大平台已经通过购置车辆、招募专职司机等方式加强自营比重。著名经济学家最近在公开场合表示,随着专业化运营的发展,以调动社会闲散资源起家的出行平台可能会逐渐稀释掉自身的共享经济特征。

由此看来,不仅不能将家电租赁和共享经济划等号,而且把壹园租喻为家电行业中的uber更是站不住脚。

家电租赁本质上是购买使用形式的转换

在传统的市场环境中,低端低价和高端高价的两极分化迫使消费者不得不在品质和价格之间做选择。不管是现实体验营销还是电商低价营销,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品质和价格之间的矛盾。家电租赁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购买消费理念,而且租赁平台可以利用广告资源置换优势对租户进行补贴,这样的购买使用形式解决了消费者选择上的难处,也拓展了家电产品的销路。

家电租赁平台和出行平台的相似之处在于,消费者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用相对低廉的价格体验到高品质的使用权或服务。不能因为一些相似之处就把家电租赁平台贴上共享经济的标签,到目前为止家电租赁的共享成分实在乏术可陈。

家电租赁平台的“一手”宣传可能是作茧自缚

由于家电租赁模式在我国还有待普及,个别平台就把共享经济和一手家电作为噱头进行大力宣传。一方面,时髦的共享经济名头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另一方面,一手家电的宣传可以解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担忧。

从多家媒体的采访调查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家电租赁的顾忌主要体现在两点,除了不菲的押金就是二手家电的质量和售后问题。由于不断的转租,二手家电不仅会存在质量、使用年限的问题,还会对消费者带来健康的困扰。

一手家电的宣传切中了消费者的软肋,但同时也射中了自己的命门。刘步尘认为,家电租赁平台的运转实际上是家电产品不断流转的过程,被使用过的新家电成为二手家电之后,商家进行再流转就有违宣传中的承诺,不进行再流转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看似聪明的宣传,实际上会逼得自己骑虎难下。

后记

无论是不是共享经济,租赁平台的出现都的的确确为家电行业带来了新的方向和启发。无意褒贬家电租赁模式,也没有“黑”壹园租的意图。面对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商家和媒体应该对公众阐述事实。不可因利益而误导、贴金,也不能因喜好而粉饰、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