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利用复杂的算法、模型和规则,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学习,以创造新的原创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创造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和代码等多种类型的内容,全面超越了传统软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近两年来,OpenAI推出的ChatGPT成为科技热词。这标志着这一技术在文本生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从中也可得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7月3日,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显示,2014年至2023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 《报告》中提到,自2017年大语言模型所基于的深度神经网络架构问世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专利数量快速增长7倍,遍及生命科学、文档管理和出版、商业解决方案、工业和制造业、交通、安全和电信等多个领域。 从分类来看,图像和视频数据类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专利中居首位,文本和语音/音乐类分居二三位。排名前10的专利申请方分别是腾讯、中国平安、百度、中国科学院、IBM、阿里巴巴集团、三星电子、字母表、字节跳动和微软。除中国外,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国还包括美国、韩国、日本和印度。 《报告》的发布,对各国详细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的趋势和数据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方便了一些未参与专利申请的国家,能够充分理解这项快速进步技术的来龙去脉,并帮助其制定相关的政策,以期更好地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从而促进本国的智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这一突破性数据,不单单是一串冰冷的数字,其更多体现的是中国长期以来大力支持并鼓励发展人工智能的措施得到有效反馈。未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扩大,助力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