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松下电器官网曾经看到,“日本制造”被用作宣传卖点之一,特别是在他们的电饭煲产品上。然而,这一局面即将发生改变。
据说,松下公司计划于2023年6月停止在日本国内生产电饭煲。这意味着原先在松下加东工厂进行的生产工作将会转移到中国工厂,而加东工厂则会转向其他业务。松下计划让约500名员工中大约100名正式员工转岗至集团旗下的其他工厂。
松下自1956年开始销售电饭煲,从高端产品带有电磁感应加热功能到面向单身人士的机型,其产品线非常丰富。尽管市场份额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人口减少导致国内市场增速放缓以及与专业电饭煲制造商竞争激烈等因素,松下认为其电饭煲业务不太可能有大的发展前景,因此决定对业务进行重组,以提高盈利能力。
据了解,加东工厂主要负责生产高端机型,现在这些生产线迁走后,该工厂并不会关闭,而是将其改造成了循环利用业务,并且这项工作已经在附近展开。
此举反映出日本内需不足的问题。在2022年11月份,日本零售额经历了5个月来的首次环比降低,这表明消费者的购买力受到通胀压力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缩减支出。
目前,日本正处于40年来最高的通胀水平。大部分受调查企业认为通胀高企是2023年的主要风险之一,同时68%的企业认为遏制通胀应该成为政府施政的焦点。
卡内基国际事务伦理委员会的一位研究人员、理查德·卡茨表示,日元贬值极大地增加了日本经济上的困境。日元贬值导致实际收入的大幅度降低,从而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其中90%价格上涨都来自进口密集型食品和能源产品方面。
最后,我注意到了,在2022年的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之后,日本宣布了一些调整,对当前超宽松货币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将长期利率波动范围由正负0.25%扩展至正负0.5%。一些分析师甚至认为这是中央银行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一个预告信号。此次政策调整对于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还未完全清晰。一致意见是,即便货币政策转变可暂时阻止日元贬值,但是这种情况对于那些承担巨大成本的人来说难以承受。而且,由于各种原因,这种状况似乎正在逐渐出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