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上午,58岁的陈易良走进成都市武侯区跳伞塔街道南虹村社区居委会。签过字后,他免费领走了一盒牛奶。自3月21日“爱心冰箱”建立以来,陈易良几乎每天都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爱心冰箱”,是由成都跳伞塔街道南虹村社区、成都同心社区服务中心、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发起的社区营造类公益项目,鼓励企业、单位、居民把多余的食物放入室外的“爱心冰箱”中,供给需要帮助的人。
此前,同类项目在上海等城市出现过,这是它首次出现在成都。
给有需要的人
4月6日上午9点,四川大学护理专业的张星露、张玉莹准时到达南虹村社区居委会。她们俩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杏林风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我们跟川大的志愿者服务团队达成了协议,由他们负责安排志愿者,每天轮流上岗,负责食物的检查、接收和发放等。”南虹村社区付咏梅介绍说。
看到陈易良,张玉莹主动发问,“陈大爷,今天还是领牛奶吗?”一旁的张星露则赶紧摆好领取登记表。在这张食物领取的登记表上,领取人需要填写“领取原因”,这个原因包括几种:家属生病长期住院、独居老人、环卫工人等。
“陈大爷经常来,我们已经熟悉他的家庭情况了。”张星露说,今年58岁的陈易良和妻子都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是社区里比较贫困的居民。
“我们有一个大致的界定。”南虹村社区党委刘强说。社区的低保户、残疾人群、家庭困难人群,都可以领取“爱心冰箱”里的食物,“环卫工这些长期户外工作者,我们也很欢迎。”
“这是我们选择跟社区合作的原因,因为社区对居民的情况更了解,所以在‘什么人需要领取免费食物’上,他们把握得更加准确。”成都同心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玉辉说。
建机制确保安全
志愿者们每天到达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打开冰箱,检查里面的食物,确保食物质量。2台冰箱里,整齐地摆放着盒装牛奶、快餐,这些食物,都是由爱心企业捐赠的。“我们跟几家餐饮食品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协议,他们会定期为‘爱心冰箱’提供新鲜可靠的食品。”陈玉辉说。
张玉莹特别留意了下快餐,“牛奶的保质期比较久,快餐是昨天上午送来的,最多只能放到今天中午,如果没有发放完的话,我们就要处理掉。”
为了确保不造成浪费,每天上午,工作人员会与爱心企业提前对接,确定快餐的需要量。“根据昨天的领取量,今天我们准备只领10份回来。”刘强说。
上午10点,家住南虹村社区的田强萍出现在社区居委会。她想跟刘强商量,捐赠一批食物给“爱心冰箱”项目。
爱心的持续,不光需要企业的支持,也需要广大居民的参与。“从‘爱心冰箱’设立到现在,也有不少群众捐赠食物过来。”刘强说。
目前,成都同心社区服务中心也在思考扩大试点范围。“不过我们并不急着铺开。”陈玉辉说,“食物的来源上我们并不担心,主要是安全运营上,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后再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