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科学装置 提升科技自立自强

科研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同时影响着国家的发展速度。提倡科技自立自强,既要将核心技术把握在自己手上,更要用实际成绩提升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而就在近日,我国天文工作又收获了新发现。3月2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布消息称,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帮助下,我国天文学家发现了最古老的银河系薄盘恒星年龄约为95亿年。该发现也为银河系薄盘早期形成演化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观测依据。而作为该发现的重大“功臣”郭守敬望远镜也收获了很高的评价。 事实上,这也并非个例,可以说近几年得益于我国在天文学产业上的积极投入,大量大型天文仪器投入使用,而这些“国之重器”也收获了许多令人兴奋的成果。而这也侧面反应了“大科学装置”对于国家科技发展的意义。 尽管对于大部人来说,这些大科学装置或许一辈子都接触不到,但是作为国家科技基础建设的重要设施,大科学装置承载着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的重任。也正因为此,我国现在大科学装置发展迅速,但依旧需要加速发展,要通过建设更加丰富的大科学仪器,来完善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但是“怎么建设”“侧重点在哪里”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大科学装置是有目的性的,它要能给我们带来成绩,这种成绩不能受制于人,因此装置需要有创新性、领先性,最好是独创性。它可以是通用的,例如同步辐射光源,也可以是专用的,例如“中国天眼”,但不能是受制于人的,换言之,我们要将大科学装置建设放在科研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 当然,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有足够的信心,因为我们已经在这么做,并且已经得到了不错的收获了。 以探月工程为例。嫦娥工程的顺利实施,将中国式浪漫带到了探月工作上,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而202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工程,围绕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月球南极着陆/巡视/飞跃探测进行进一步的推进。工程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背面采样返回;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开展月球南极环境与资源勘查;2028年发射“嫦娥八号”,与“嫦娥七号”组成我国月球南极的科研站基本型,为长期开展持续性月球科学探测提供支撑。(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除此之外,空间碎片测轨技术也在稳定推进,紫金山天文台联合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于近日启动“分布式空间碎片激光测距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为铸就一道来自中国的保护我国太空资源的安全屏障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