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供气稳中有忧

预计今冬明春天然气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供应总体可以满足需求。综合天然气消费季节性规律、降碳政策及冬奥会召开等因素,正常气温条件下今冬明春全国天然气需求为1800亿立方米左右,增幅为10%;如遇极寒天气,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在日前召开的2021年重庆油气论坛冬季峰会上,多位业内专家就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形势进行了预测和研判。

多因素拉动用气需求持续增长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田磊指出,今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将达3650亿-3700亿立方米,增速约为9%-10%,处于中高速增长的合理区间。城镇燃气增量主要来自居民采暖,预计全年将新增用气100亿-120亿立方米,工业用气增量主要来自陶瓷、玻璃等重点行业。

受国内经济稳定复苏、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及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影响,各行业用气需求均大幅增长。较为特殊的是,今年煤炭、电力供应偏紧,供暖、气电、化肥等领域的燃气需求超过往年。

分行业来看,城市燃气、气电需求增量约占今年天然气总增量的90%。城市燃气前三季度同比增速达13.9%;发电方面,受煤炭产量阶段性降低、煤电负荷下降影响,大量气电补充供电缺口,由调峰用气转向常态用气,前三季度用气量同比增速达22%。

总体来看,今冬天然气资源总体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达到供需平衡。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局部时段和局部区域或会出现用气紧张。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副处长李伟表示。

李伟指出,重点时段和高峰日保供难度加大。在冬季用气高峰日,季节峰谷比基本维持在1.6以上,近年来逐步走高,2020年增加到1.75,预计今冬可能增至1.85,峰谷差值增至2.9亿立方米。用气量高月高日保供压力日趋严峻。

田磊表示,各气源供应企业已提前着手增产增供。上游企业积极挖掘潜力增加产量,落实管道气进口和LNG采购。据悉,目前已经落实供暖季保供天然气1774亿立方米,同时,相关部门还在组织企业进一步挖掘增产增供潜力。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供暖季全国已形成储气量270亿立方米以上,各大地下储气库已基本完成注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增强。

企业开足马力落实气源

为迎接今年冬供大考,各供气和城燃企业多措并举,齐力保供。生产企业大力推进国产气增储上产、多方位进口LNG,提前锁定冬季保供资源;入冬前将LNG罐存升至高位、完成储气库注气任务,全力落实应储尽储要求。销售企业及时编制非居民可中断用户清单等预案,有序开展压非保民工作,制定分级压减预案,确保居民生活、供暖等民生用气需要。此外,各企业之间加强互联互通和协调运作,在国际LNG现货到岸价格高企的严峻形势下,携手保证社会用气平稳。

作为保供主力军,三桶油也严阵以待,提早备粮。

其中,中石油已筹集天然气资源1062亿立方米,同比增幅达8.4%,作为压舱石的国产气增幅达3.3%,进口管道气、进口LNG、储气库采气量等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增幅分别达8.2%、24.8%和10.6%。

我们将细化应急预案,全力保障民生用气底线,做到有保有压、压而不乱,切实保障民生,做到重点地区和重点用户稳定供应。李伟说。

中石化则计划向市场供应天然气270亿立方米,储气库已形成工作气量17.9亿立方米,较去冬今春实际净采气量增加5.5亿立方米。

中海油已落实采暖季天然气268亿立方米。目前,4座LNG接收站已形成储气能力19亿立方米,LNG储罐均处于高位运行,同时租用第三方储气库6000万立方米,并已完成整体注气。

多位与会代表均表示,在统筹气源、保障供应的同时,今冬明春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供定销,以供定用的原则。要严格按照签订合同保障供气,规范合同约束,有序开发新市场,把控市场开发节奏,避免新项目集中投产和超合同供应量,控制新市场开发规模。

市场化定价机制亟待完善

近年来,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天然气供应量和消费量均增长明显,但天然气价格波动频繁也给稳定供应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行业要从气源保障、合同落实、管网优化、民生优先、互联互通等方面补齐短板,积极以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利用交易中心开展合同内外气量交易,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北京世创能源咨询首席研究员杨建红指出,天然气不仅需要供应安全,还需要价格安全,应推进非居民用气价格市场化,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定价机制,促进天然气市场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油气管道运输成本和价格监管,按照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原则,科学制定油气管道运输价格。依法合规加快油气交易平台建设,鼓励符合资质的市场主体参与交易,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要尽快形成成熟的市场化定价机制,逐步解决进口气价格倒挂问题。同时,加大改革力度,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终端用气成本。

无论如何,一定要做好需求侧管理,并管控好进口气源,加强价格预测和预警,促进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杨建红说。

多位专家指出,未来,还需从能源行业战略全局统筹,摸清上中下游供气缺口,并加大电力、煤炭市场以及各能源品种之间的竞争合作和统筹规划,将其作为常态化的关注问题,以保证天然气平稳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