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小鸭XQG50洗衣机注水或工作时,水从洗涤剂容器边缘溢出。
分析与检修: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进水电磁阀、进水管、洗涤剂容器箱、洗涤液缸、过滤器、排水泵构成半封闭系统所致。 当滚筒装满待洗涤的衣物时,衣物在滚筒内的敲打、摩擦和挤压使大量的洗涤剂泡沫充满半封闭系统。 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加水时,洗涤剂泡沫不可避免地会冲着进水管溢出,并从洗涤剂容器盒的边缘溢出。 有时,由于洗涤剂容器盒被洗涤剂块堵塞(因为很长时间没有清洗),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解决方案:
1、使用高效、低泡的洗涤剂;
2、洗涤剂用量要适中(滚筒洗衣机本身节省洗涤剂);
3.经常清洁洗涤剂容器盒。
例2:小鸭XQG50洗衣机排水不畅。
分析与维护:按使用说明进行。 这类洗衣机至少每使用10次就需要清洗过滤网一次。 用户常常未能及时清洁过滤器,导致绒毛和手污垢堆积过多。 尤其是洗完带有大量绒毛的衣服后,过滤孔被堵塞,导致洗衣机排水不畅。 有些用户将排水管弯折,也会造成排水不畅。
示例3:小鸭XQG55-7129洗衣机。 脱水过程中振动过大。
分析与维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洗衣机本身的装配问题。 出厂或运输过程中,机器配重水泥块紧固螺栓松动,导致脱水时振动过大;
二是用户未按照使用说明安装、调平洗衣机。 用户在购买新的洗衣机之前,应拆下洗衣机上的所有运输稳定器(包括两个稳定杆和一个圆周稳定板)。 如果没有拆除或者只拆除了一部分,或者外筒上的配重水泥块误运。 如果稳定板一起拆下,会导致脱水时振动过大。
例4:小鸭XQG55-7129洗衣机注水正常(可听到水流入内外筒的声音),但外筒(洗衣液筒)无水,洗衣机不进水长时间不工作。 。
分析与维修:该型洗衣机的排水是通过水泵进行的,没有排水阀。 如果用户将排水管放置得太低或平放在地面上,进入外筒的水会沿着排水管流出机器。 外筒内的水位永远不会达到额定高度。 当然,水位压力控制器(水位继电器)不会动作,洗衣机也无法进入正常程序。
解决办法:将排水管挂高一些(管口距地面1米左右),洗衣机即可正常工作。
例5:小鸭XQG55-7079洗衣机,洗衣机可以注水洗涤,排水程序正常(可听到排水泵工作的声音),但排水泵不排水。
分析与维修:这可能是硬币掉入洗液槽造成的。 因受凉导致回气道阻塞所致。 有时是由于硬币堵塞泵口造成的。
例6:小鸭XQG55-7079洗衣机。 当洗衣机注满水时,桶内水位已超过额定高度,但继续注水,洗衣机不工作。
分析与检修:造成此故障的原因有:
1、连接水位压力控制器与接水外筒阀门的透明塑料管因振动或其他原因脱落;
2、水位压力控制器上调节水位的调节螺钉因振动而松动,导致水位压力控制器内部的常闭触点难以打开。
解决方案:
1. 切断电源。 打开上盖,检查水位压力控制器与外水筒之间的透明塑料管是否脱落。 如果脱落,请重新粘合并排干管内的水。 安装上盖并重新排列。 程序。
2、重新调整水位控制器上的调节螺钉。 使水位高度达到额定要求。
例7:小鸭XQG50-865K洗衣机前视孔漏水。
分析与维修:前观察口由大型异形橡胶密封圈和透明玻璃观察窗组成。 密封圈连接于盛水外筒孔与外盒孔之间,其内端连接于盛水外筒孔。 采用钢丝夹通过螺栓紧固固定; 其外端与外盒孔连接。 它由配有弹性弹簧的钢丝夹紧固。 由于长期使用和频繁振动,内线卡圈上的螺栓紧固螺母松动,导致卡圈松动,密封不严,造成渗水、漏水。
解决方法:先打开玻璃观察窗,用螺丝刀拧下左侧玻璃观察窗与外箱连接的装卸螺丝,将玻璃观察窗取下; 然后用“一字螺丝刀”将外盒孔戳出,在上部大异型橡胶密封圈外端的缝隙中安装一个带弹力弹簧的钢丝卡圈。 密封圈外端可从外盒孔中取出。 这时可以看到螺栓拉紧的钢丝已经从内端脱落。 衣领。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安装大型异型密封圈。 方法是先安装内端,将密封圈内端与盛水外筒孔放置,用钢丝钳夹住,用小扳手将螺栓上的螺母拧紧。 让卡环卡住。 将密封圈外端连接到外箱上的孔中。 然后用螺丝刀将线夹插入间隙,拧紧外端,安装玻璃观察窗。
例8:小鸭XQG50-865K洗衣机,按下按钮开关后,指示灯不亮,洗衣机不工作。
分析与维修:这种故障多发生在门微动开关处,因为玻璃观察窗经常打开和关闭。 这导致门微动开关安装位置移动,开关触点接触不良。
解决方法:打开玻璃观察窗,用螺丝刀松开外盒孔右侧安装的门微动开关安装支架的固定螺丝。 将门微动开关连同安装支架移至左侧,然后关闭玻璃观察窗,试听门微动开关内部触点连接的声音。 然后拧紧安装支架上的固定螺钉。 。
损坏的门微动开关需要更换。 更换时,先打开玻璃观察窗,用“直锥”挑出外盒孔上大异型密封圈外端间隙中的钢丝卡圈,使外端密封圈从外箱孔处脱落。 ,将左手从外盒孔右侧伸进去,即可触摸门微动开关。 然后用螺丝刀拧下开关安装支架上的螺丝。 从外盒孔中取出开关及电线,拔下端子,更换损坏的开关,然后重新组装,使其恢复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