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显示技术或迎分水岭 Mini LED上位OLED走下神坛

OLED未来市场越来越弱,Mini LED快速放量,这是显示技术的趋势吗? 关于显示技术的未来之争,正在因Mini LED的亮眼表现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上世纪70年代末,LCD电视正式诞生,此后LCD发展成为应用最广泛、最受欢迎的屏幕技术。2007年,全球首台OLED电视诞生,自此OLED技术被视为最先进的屏幕显示技术,各大厂商争相推出OLED电视产品,并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进行不遗余力的市场推广。 不过,从市场表现来看,OLED电视目前离真正的普及还有很远的距离。由于成本较高、技术难度较大,一直到今天,OLED都未能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体量。 而就在OLED仍然躺在未来显示技术的“标签”之上缓慢前行之际,Mini LED技术却因其毫不逊色的画质表现、更低的成本迅速普及,并大有抢占OLED电视市场份额的趋势。 2025年OLED进入分水岭 最近,在韩国举行的UBI研究会议上,一则关于“今年Mini LED电视出货量将首次超过OLED电视出货量”的预测引起行业内的广泛关注。 研究数据显示,今年Mini LED电视的出货量将为680万台,比预计的2024年OLED电视出货量高出40万台。 随着今年Mini LED电视大概率会在市场表现上压制住增长缓慢的OLED电视,未来显示技术的争论势必将向着Mini LED倾斜,身处聚光灯中心多年的OLED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审视。 事实上,如果说2024年Mini LED电视和OLED电视的出货量数据还几乎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那么从2025年开始,二者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这才是OLED技术路线值得警惕的发展分水岭。 2023年,OLED和Mini LED电视的出货量分别为548万台和425万台,彼时OLED仍稳压Mini LED一头。但2024年,OLED和Mini LED电视的出货量预计分别为640万台、680万台。2025年,二者的出货量预计分别为710万台、1020万台。 很明显,从2025年开始,Mini LED电视已经在出货量规模上远超OLED电视,并在整体市场体量上愈发具有“普及相”。反观OLED电视,出货量增长预计仍然是长期保持着慢慢悠悠的步伐。 市场需求决定一切的时代,尽管OLED技术仍然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但始终堪忧的市场增长表现让它难免面对“不接地气”的质疑。如今在Mini LED的强势表现下,大力推广OLED技术却始终未能培养好市场的各类厂商们是时候好好想想该如何谋求突破了。 为什么Mini LED更受欢迎 OLED全称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对比于LCD电视来说,它最明显的区别便是采用的点光源,因此完全不会出现光晕、漏光等现象,画质要比传统的LCD电视要出色很多,OLED也因此成为LCD之后最受关注的显示技术路线。 但经过多年实践,OLED技术所存在的短板并没有被解决得非常好。因为发光材料的原因,OLED的亮度相对较低、屏幕寿命短,而且还可能会出现“烧屏”的情况。最重要的是,OLED屏幕的成本极高,应用于大屏时代下的大屏电视产品,往往价格不菲。 Mini LED技术则是将传统LCD的面光源改成分区控光的点光源,并采用更多的微型灯珠作为发光源,从而大幅提升显示的亮度和对比度。 经过技术的不断迭代,如今Mini LED的画质表现已经不逊色OLED,无论是在峰值亮度还是对比度、色域范围等层面,均表现亮眼。更重要的是,Mini LED显示技术使用寿命长、成本低,自然而然会更容易受到大众消费者的欢迎。 过去几年,Mini LED 电视的出货量一直在追赶 OLED。当消费者认为两者之间的显示差异“几乎无法察觉”,而OLED电视的价格却要比Mini LED电视高出许多时,Mini LED反超OLED并持续快速增长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最新的市场情况来看,尽管头部大厂仍在主推OLED,三星和lg 还就LG Electronics Display 制造的OLED面板供应达成了协议,但这些举措未能阻碍Mini LED电视出货量的进一步增长。对企业来说,未来或将推出比OLED更多的Mini LED面板。 当然,OLED电视出货量预计也会增长,但Mini LED电视出货量预计将呈指数级增长,达到竞争对手的三倍以上。这样的一种差距将会让Mini LED技术的优势越来越大。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Mini LED电视市场主要由三星电子、海信和TCL引领。考虑到以海信和TCL为代表的中国厂商正在不断挑战韩国显示巨头的行业地位,Mini LED崛起的背后不仅仅是显示技术路线的争夺,还有行业格局的变化。 诚然,更高端的OLED技术仍然是当今显示领域最佳的显示技术之一。可是,更有价格优势的Mini LED不但兼顾了OLED技术所具备的诸多优势,还在用户体验、市场普及等层面展现出更强的“战斗力”。 OLED技术的发展既需要创新,更需要规模经济下,价格下探,这才是全民路线。否则,曲高和寡,价格高启可能就会被市场无情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