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联合金融界网站9月14日讯 今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9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60%提高到3.87 %;一年期基准利率上调0.27 个百分点,由现行的7.02%提高到7.29%;其他各档次存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相应上调0.18 个百分点。对此,金融界网站连线了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 胡俞越首先表示本次加息作用不大,央行调控不能成为“空调”。6.5%CPI新高不足以满足整体价格水平,成本推动型涨价压力是促成CPI新高的主要原因,而这种压力的根源是国际市场以石油为基础的原料涨价。另外,房地产行业的价格上涨是另一个主要原因。 胡俞越特别表示,2007年中国已经结束“高增长、低通胀”,陷入“高增长、高通胀”的局面。潘多拉的盒子(负利率时代)已经打开,央行的行动过于迟缓,只要是负利率存在,这种小步伐的加息是没有成效的。如果央行不采取多方位调控,那恶性通胀就为期不远了。 胡俞越接着指出了通胀的根源:美元近期的疲软走势。美国央行在扮演这国际央行的角色,人民币正处于着对外增值、对内贬值的尴尬境地,恶性通胀迟早会来临。最后,胡俞越大胆猜想,人民币还会有30%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