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客747青年倾向于购买新房上下游市场回春有望

      近日,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一则由58同城和安居客发布的《2023年青年置业报告》关注度急速上升。

报告中,有一段被众多媒体单独摘出:有68.5%的青年拥有可以支付30%及以上首付的存款,约两成青年的置业需求较为急切,打算在今年内购房。青年们多倾向于购买新房,占比74.7%。在五年内有置业计划的青年中,46.5%的青年打算在1-2年内买房,33.2%的青年在3-5年内有购房计划;约两成青年的置业需求较为急切,打算在今年内购房。

一时间,“房地产不死”、“经济恢复有望”等言论甚嚣尘上。作为厨电行业的从业者,小编自然也是为此感到欣喜的,但是点开该数据报告一看,事情似乎不是那样。

调查对象究竟是谁?

首先,问卷调研单位是58同城和安居客,本身这两个机构的功能指向性就非常明确,因此其调查对象本身的倾向性就极强。

随后,我们来仔细看调研问卷中逐个出现的受众条件:

1、1985-2005年出生的青年;

2、90年代生人(1990-1999)占比58.2%;

3、工作城市分布在一线城市和热门二线城市;

4、52.2%已婚已孕。

以上四个样本特性是报告之初就给出的信息,这意味着,参与调研的用户均是大城市中的青年,并且从年龄上而言,大部分已经有立业需求;从婚姻状况而言,大部分又有学区等刚性需求。

随后,该调查报告给出了更多的样本信息:参与调研的青年学历以本科为主,占比74.7%。收入方面,46.7%的青年的月收入范围在5001-10000元,31.7%的青年的月收入在10001-15000元。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即2022年,本科人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约3.93%,所以受调青年基本都可以说是高学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36883元,月均约3073元,因此调查对象也可以算是中高收入人群。

这两个重要信息这意味着,调查对象并不是普通青年,而是在大城市足以立足的高学历、高收入青年群体

至此,我们可以将调查样本概括为:二线及以上城市,高学历、中高收入青年人。

调研中59.3%的青年自有住房!

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调研内容显示,参与调研的青年中,有59.3%的青年自有住房,其中有超半数自有住房青年的居生空间为三居室,39.2%自有住房的青年居住在二居室。

一半以上的人自有住房,总体25%以上的还是住的三居室。换言之,这些青年本身经济实力相对还是比较雄厚的,已经是购房圈的“成功人士”。报告称:有68.5%的青年拥有可以支付30%及以上首付的存款。

目前其中大部分人的需求是改善型住房,这在报告的下文中也有体现:改善居住环境成为青年置业主要动力,46.7%的青年为了改善目前的居住环境;因为结婚、子女教育而购房的青年们占比分别在20%左右。

而作为改善型住房需求,这又与基础的刚需性需求不同:在户型方面,三居室是青年们更愿意购买的户型,选择此项的青年占比56.6%;青年们多倾向于购买新房,占比74.7%。

总结下来,整个报告可以说是:二线及以上城市,高学历、中高收入青年人,大部分人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前提下,试图进行住房条件改善而显得很旺盛的购房需求。

跟大部分普通年轻人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的,并且就目前互联网上公开的资料而言,统计方甚至没有公开样本容量……

调研数据究竟用来“哄”谁?

而在这个报告的基础上媒体说了些什么呢?《68.5%青年可付房款首付,约两成打算年内买房》、《74.7%青年倾向于购买新房》、《青年买房多出于改善型需求》、《三居室更受青年买房青睐》……

很难不怀疑,是有人在“拱火”——造成青年焦虑和市场误导。

那目前买房与青年人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3%。其中,3月份25-59岁劳动力失业率4.3%。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人失业率仍然在走高。付凌晖表示,3月份,16-24岁青年人失业率19.6%,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看出来了吗?报告中需要买房的青年和现实中失业的青年们根本就不是一拨人。

那我们在看看地产。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4月29日-5月3日),代表城市成交规模较去年五一假期增长约25%,其中多个城市受低基数影响,同比增幅较大,但整体较2019年同期降幅仍超两成

并且,关注楼市的朋友应该知道,这已经是在巨大的政策利好和地产商的让利之下的成绩,在这种前提下谈增量真的很“冒昧”。

将小众人群的经济实力和购买需求冠以“青年”的名义,为地产乃至厨电等周边产业打入一剂强心针,为还在观望的购买人群注入虚妄的“鸡血”。地产,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